3D打印為重點抗疫醫療物資生產蹚出“應急”新路
來源:中國財經報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個人防用品異常緊缺。危急時刻,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3D打印產業,在抗擊疫情中大顯身手,為確保重點抗疫醫療物資生產蹚出一條“應急”新路。一系列幫扶紓困財稅金融政策的出臺,在給3D打印企業減壓釋負、保駕護航的同時,推動產業行穩致遠。
抗擊疫情,3D打印大顯身手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稱,是一種基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通過簡單二維逐層增加材料直接實現三維復雜結構制造的快速響應、低成本、高質量的制造技術,特別適合在突發狀況下全民“應急”。
日前,1萬多條“3D打印口罩調節器”通過北京匯天威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給一線防疫人員,以便于他們長時間佩戴口罩。“我們的3D產品重量在2克左右,可多檔調節,幾乎適用于所有人群佩戴。”北京匯天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弘強說。
據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李方正博士介紹,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稱,是一種基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通過簡單二維逐層增加材料直接實現三維復雜結構制造的快速響應、低成本、高質量的制造技術。從理論上來講,它突破了傳統零件成形和加工制造技術的原理限制,不依賴于傳統工業基礎設施,通過簡單的“二維數字打印”,就可以直接制造出任意內部結構和外形、幾何尺寸的高性能三維復雜結構,特別適合在突發狀況下全民“應急”。
針對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由于長時間佩戴口罩,耳朵處于高度束縛狀態,大多數人的耳朵被勒疼甚至被磨破而增加被感染可能性等問題,北京匯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3D打印技術,研制出了3D打印口罩輔戴器。
“產品材料采用的是綠色環保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用熔融技術快速成型工藝設備進行打印完成。”張弘強告訴記者,制作3D打印口罩調節器要通過設備的進料機構部分向熔融機構部分遠端送料,當溫度達到210,TPU熔融成液態,再由口徑為0.4mm的高溫噴頭擠出,通過溫感芯片,降到一定溫度,由步進電機驅動,由X、Y、Z軸同時動作進行逐層打印完成。
“3D打印口罩調節器既能在佩戴口罩時分散耳朵壓力,又能增強舒適貼合感,輕便易攜。目前,公司可滿足日產500只的小批量生產。”張弘強說,除了口罩調節器外,公司還緊急加工生產了2000個測溫儀外殼,在測溫設備緊缺、開模速度較慢、周期較長的情況下,發揮3D打印靈活快速的優勢,為測溫設備的緊急生產貢獻一份力量。
口罩調節器只是3D打印戰“疫”的一個縮影。據李方正博士介紹,今年2月,盈創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捐贈的首批15套3D打印隔離屋運抵湖北咸寧中心醫院,這批隔離屋可以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入住。由于采用了3D打印技術制造,隔離屋具有快速制造、抗風抗震、保溫隔熱的效果,通電后即可使用。為滿足醫護工作者對護目鏡的需求,湖南云箭集團今年2月下旬緊急采購了一批3D打印設備,建起一條智能化3D打印生產線,日產能提升到2000副。今年3月初,在意大利疫情暴發初期,該集團第一時間經國家衛健委協調,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了1000套3D打印醫用護目鏡,馳援意大利倫巴第大區。廣州形優科技有限公司使用Stratasys公司的全彩色多材料3D打印機,快速打印出新冠肺炎患者5天左右的肺部病灶全彩色模型,對于醫療專家病情研判、制定治療方案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政策扶持,推動產業行穩致遠
■為了給企業減壓釋負,工信部近日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強調用好用足現有財稅、金融、社保等優惠政策,重點支持5G、工業互聯網、增材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了給企業減壓釋負,工信部近日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強調用好用足現有財稅、金融、社保等優惠政策,重點支持5G、工業互聯網、增材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按照國家和北京市出臺的優惠政策,我們在社保和公積金方面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幫扶。”張弘強告訴記者,企業享受2-6月“三險”與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免繳;用人單位減半繳納職工醫療保險;企業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緩繳住房公積金;企業領取滯留湖北未返京人員臨時性崗位補貼。這些扶持政策為企業節省14萬余元支出,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
作為安徽省蕪湖市先進制造產業的一張靚麗名片,安徽春谷3D打印產業園的入駐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據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副總經理李思文介紹,產業園所在地——繁昌縣及時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意見》,對增材制造企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業成本。
“這些政策措施很接地氣,對于3D打印企業發展有很大幫助。”入駐企業——安徽三綠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明告訴記者,企業在享受政策的同時,積極配合政府工作,盡快開展自身業務,平穩渡過疫情難關,目前公司新建項目在3月底已完成廠房的封頂驗收工作。
作為我國******的3D打印產業孵化基地,陜西渭南3D打印產業園在疫情期間也給予入駐企業的大力支持,具體措施包括:生產用房租金減半,辦公用房租金全免,園區對于復工企業的用水、用電費用補貼20%。據渭南高新區火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冠宇介紹,為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園區積極爭取金融政策為入駐園區的孵化企業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務。一方面,推動“渭南市金融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有效發揮作用,持續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供給的精準匹配和高效轉化;另一方面,爭取3D打印產業培育基金及渭南科創基金對入駐園區孵化企業的支持,更大程度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同樣享受政策支持的,還有中國增材制造行業的專業媒體平臺——南極熊3D打印網。“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網站平臺立即做出響應,成立‘防控新冠肺炎’專區,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開展增材制造企業抗擊疫情相關宣傳工作。沒想到作為專業媒體,我們也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支持。”南極熊3D打印網相關負責人潘學松告訴記者,目前企業開具的增值稅稅率已經從3%降為1%,企業為職工減半繳納社保。
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3D打印產業,在抗擊疫情中大顯身手,為確保重點抗疫醫療物資生產蹚出一條“應急”新路。一系列幫扶紓困財稅金融政策的出臺,在給3D打印企業減壓釋負、保駕護航的同時,推動產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