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碼關閉退出危險化學品企業
來源:中國能源報
“最關鍵是要防止企業抱有僥幸心理,一些按照日程計劃將關閉退出的企業,新的投入可能不會像過去那么重視,不愿再增加新的成本,無論是配件的更換或是工藝的完善,企業可能將就生產半年就關停了,極易造成安全漏洞,必須重視。”
近日,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發布《關于加強危險化學品企業關閉退出過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魯應急函〔2020〕7號)(下稱《通知》),就加強危險化學品企業關閉退出過程的安全管理有關事項做出相關規定。
山東作為我國第一化工大省,近年來持續不斷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及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隨著各地產業布局優化和化工園區規劃調整,大批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已經或者即將搬遷、轉產和關閉退出,今年開始,還將有一批煉油企業面臨產能整合、關閉退出。山東省應急管理廳此時發布針對關閉退出危化品企業的安全管理辦法,可謂意義重大。
日程安排更加密集
今年年初,山東省原省長龔正在作省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布局正在加速優化,兩年多來累計治理“散亂污”企業11萬家,關停化工企業1500多家,化工園區從199家壓減到85家。
該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的匯總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有24家化工生產企業完成搬遷改造任務,其他關停中小企業和存在重大隱患的大型企業搬遷改造已啟動,部分企業已開始新址建設、群眾搬遷、設備拆除,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啟動其他大型企業和特大型企業的搬遷改造,2025年年底前完成。
除此之外,隨著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獲批同意納入國家規劃,山東于2020年計劃全面啟動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堅決完成既定地煉產能整合任務。據悉,山東省2019年就與10家地煉行業企業簽訂產能整合轉移協議,整合轉移產能2790萬噸,為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騰出產能指標。從今年開始,也將有一批地煉企業面臨產能整合、關閉退出。
“針對將要關閉、退出的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我們相關部門此前也出臺過一些內部規定,但像這次相對比較完整的、單獨針對關停并轉這一事項出臺相關文件,算是第一次。”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危化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年,隨著山東省轉型升級不斷推進,一部分危化品企業需要關閉退出,從今年開始關閉退出的日程安排會更密集,所以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的安全管理,杜絕一切監管漏洞。”
防止僥幸心理
那么,對于將要關閉退出的危化品企業,安全管理風險何在?
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看來,相較于正常生產運行的企業,將要關閉退出中的安全管理更不能大意。“最關鍵是要防止企業抱有僥幸心理,一些按照日程計劃將關閉退出的企業,可能不會像過去那么重視新的投入,不愿再增加新的成本,無論是配件的更換或是工藝的完善,企業可能將就生產半年就關停了,極易造成安全漏洞,必須重視。”
山東省在《通知》中也規定,危險化學品企業關閉退出之前,要針對本企業維持生產階段工藝、裝置、物料、人員和管理方面的問題和特點,深入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分析,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制定維持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方案,嚴密管控安全生產風險,嚴格做到安全生產條件不降低、安全投入不降低、安全培訓要求不降低、風險管控水平不降低、隱患排查力度不降低,堅決防范各類事故發生。
除此之外,企業停車過程和停產期間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比如,煉油企業的設備管線內多為輕油、油氣、液態烴、氫氣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需嚴格把握設備及管道的倒空、清洗、吹掃、置換、盲板抽堵、安全放空等各個環節,按照停車方案確定程序有序停車,同時要徹底清洗設備管線內物料,避免發生因殘留物料引發的火災爆炸或者中毒窒息事故。
強化監管是關鍵
對正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山東來說,妥善按照日程安排完成相關危化品企業的有序關閉退出是前提條件,而如何保證這一過程中的安全管控措施落實到位,則是關鍵一環。
因此,《通知》要求各市、縣(市、區)應急管理部門要及時掌握本地區關閉退出企業的情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管措施,深入指導幫扶,及時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推動相關企業安全有序關閉退出。
在監管方面,山東省應急管理廳表示,各地市執法隊伍將采取突擊檢查、夜查、委托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檢查等方式,加大執法檢查頻次和依法處罰力度,督促企業持續保持和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生產安全。對擬關閉退出的煉油企業,將適時組織一次全面系統的安全執法檢查。
“我們已將相關要求傳達到了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企業,非常有針對性,保證監管有效落實。”上述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危化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龐廣廉也指出,無論是環保方面還是安全方面,在企業即將關閉退出過程中,都需要給予監督、完善,避免在最后時刻發生安全事故。“環保方面,包括一些計量工具、檢測儀器,數據和整個地方環保部門都是相連的;安全方面,離不開當地安監部門的強力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