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歐洲化工復蘇陰影難消
來源:中國化工報
歐洲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發展。截至北京時間3月6日早8點,只有斯洛伐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黑山、阿爾巴尼亞、摩爾多瓦和梵蒂岡這7個歐洲國家尚未出現確診病例。而在經濟發達的西歐國家,德國、法國、西班牙、瑞士和英國的確診病例數量正在飆升,這對本身就處于低迷中的歐洲化工再添打擊。
目前,歐洲化工本身就面臨著內需不足、價格停滯以及英歐貿易談判等困擾,而當新冠肺炎在中國暴發以來,面向中國的出口也已經受到了打擊。而隨著新冠肺炎在歐洲蔓延,歐洲化工開始面臨更嚴重的問題。
首先,隨著疫情蔓延,歐洲市場脆弱的內需再次被削弱,這會導致絕大多數的化工產品價格進一步萎縮。2019年,歐洲多家化企之所以出現凈利潤大減的情況,正是因為下游市場不振,導致其產品價格萎縮,即使產品銷售可觀,但利潤仍然大減。而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持續,由于防疫措施,歐洲內部的消費將進一步減少,這對于化學品市場將更加不利。
其次,隨著疫情蔓延,外部有可能對歐洲國家采取更加嚴格的交通管控措施。目前,世界各國正在加強邊境管控,以控制疫情蔓延速度,但這對商品流通不利。對于普遍缺乏原料的歐洲化企來說,這意味著一些需要從外部進口的原料可能無法按時抵達,而產品也無法迅速出口,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營。
再次,隨著疫情蔓延,歐洲各工廠的人員安全問題也擺上了臺面。早前,有消息稱意大利IGM公司因新冠肺炎疫情停工,3月2日,該公司發布聲明,表示此消息不實,但這仍然將工廠安全問題暴露了出來。與中國不同,歐洲化工企業一直處于正常生產階段,對于突然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工廠提高防疫措施、工人提高防疫意識等都需要時間。而如果不幸有工人感染,工廠減產甚至關停并非不可能。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對于企業來說,經營負擔將驟然加重,整個產品市場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影響世界市場。
目前,由于歐洲新冠肺炎發展過于迅速,歐洲多數企業還沒有做好在經營層面和生產層面應對新冠肺炎直接沖擊的具體舉措。而這些企業將如何應對不斷發展的疫情,需要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