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化工市場需警惕
來源:PUWORLD
在中國新冠肺炎已經逐步得到控制之際,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有蔓延趨勢。截至北京時間2月20日,日本確診新冠肺炎728例,不計“鉆石公主號”的本土病例94例,韓國確診104例,新加坡確診85例。這些數字比起上周有顯著的提高。另外,考慮到疫情發展初期,各國衛生部門難以準確發現病例,實際情況可能更加不樂觀。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表示,盡管中國以外的感染總數目前非常低,但這一狀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如果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這3個亞洲相對發達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大暴發,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化工市場都會造成極大的挑戰。
首先,日本、韓國和新加坡3國都是化工生產強國,新加坡更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如果疫情暴發影響化工生產,僅僅對亞洲通用化學品市場就會造成重大影響,而對于特種化學品市場,則不啻為滅頂之災。比如日本,去年,日本僅僅通過限制3種高端電子材料的出口,就對韓國半導體行業造成沉重打擊,這充分說明了日本在高端材料上的產業鏈優勢。如果日本化工業因疫情遭遇危機,對特種化學品的重要下游行業,如半導體行業、飛機制造業、汽車工業等,都會造成重大影響,甚至癱瘓。
其次,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都是重要的化學品消費國,如果疫情造成市場消費萎縮,3國的化工企業日子肯定不好過。2019年,由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國際市場價格萎縮,日本、韓國的化工企業普遍凈利潤縮水。正當這些化工企業在盤算2020年的情況會有所改善時,新冠肺炎的疫情直接造成了國際化工產品市場的進一步低迷。中國疫情發生以來,東北亞乙烯市場價格已經從1月21日的835美元/噸降至2月20日的705美元/噸(均為CFR)。對于本就苦于化學品價格萎縮的日韓化工企業來說,目前的情況已可謂雪上加霜,如果當地市場再萎縮,就已經不是雪上加霜可以形容的惡劣局面了。
最后,新加坡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石化產品貿易中轉站,也是化工市場資訊和服務的匯集地。如果新加坡疫情暴發,對于整個亞洲的化學品外貿和服務都會造成極其重大的損失,企業的經營活動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